竺士杰-宁波港集团北仑第三集装箱有限公司桥吊班副班长

2017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2017-11-30 16:33:17  

分享到:

143竺士杰.jpg

2016年12月25日,全国的电视观众们通过CCTV-1《挑战不可能》节目认识了宁波北仑港的桥吊司机竺士杰,当他操控桥吊集装箱踢足球连进三球时全场沸腾了!

竺士杰,宁波港集团北仑第三集装箱有限公司桥吊班副班长。19岁时,他是一名普通的集装箱吊车司机,然而他坚持学习,坚持创新,工作不到十年便被评为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如今已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劳动模范”。从十七年前一个被人嘲笑的“落后生”一直追赶到现在,他正是靠着这种不服输的“坚持”精神不断挖掘生命潜能,让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讲述了动人的中国故事。

1998年,竺士杰从宁波港职业学校毕业,到北仑集装箱有限公司当了一名吊车司机。独立上岗后,他大胆琢磨着“能否改进操作方法使桥吊更稳更快”,为了这个朴素的愿望,竺士杰在离地面40多米的桥吊司机室一待就是大半天,进而迈上了在职学习之路。在单位,他向老师傅虚心请教;回到家,就上网查阅各种资料;休息日,跑到新华书店抱回一大堆力学方面的书自己研究琢磨;有问题,还专程跑回母校向老师请教。试验、试验、再试验,学习、学习、再学习,历时一年半,一套“稳、准、快”的桥吊操作法终于在2003年成形,这让他在宁波市桥吊技术比武中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经过论证,新操作法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机器的故障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每卸一条船可节约4万多元开支,这个操作方法被公司命名为“竺士杰操作法”,成为了宁波港首个以工人名字命名的操作法。

此后,竺士杰与他的工友团队运用“竺士杰操作法”成功接卸世界最大的集装箱“中远宁波”轮,创造了国际领先的宁波港当时最高船时效率;成功抢卸震惊国内外的海损集装箱轮“地中海·伊凡娜”。出色的工作业绩让竺士杰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十大职工技能状元“金锤奖”、浙江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然而他并未停止向前的脚步,而是在事业的上升期再一次坐到教室里捧起了书本,因为他深切地体会到,是学习和钻研让他这个平凡的桥吊司机在工作中获得了尊严,并实现了人生价值。竺士杰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党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函授学习,从2004年开始,他变碎片化自主学习为在校系统学习,从经济管理到行政管理,从专科到本科——这一学就是五年多。

在职学习和在职培训使竺士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在其倡导下,2012年公司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工作室陆续组织了30多个研发项目的实施,多个项目为国内首创,累计经济效益达两千万元。他还参与、组织多个QC攻关课题,其中《提高新型空箱吊具作业效率》获交通部优秀QC成果,另一课题荣获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三等奖。

竺士杰不仅自己学习自己钻研,还把经验和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同事,他独创的“竺士杰操作法”被编印成了公司的培训教材。2007年至2017年间,他担任培训讲师,总计培训1000余人次。2007年竺士杰捐出部分奖金成立了“竺士杰奖励金”,如今已有近30名职工、团队受益。2007年,他当选浙江省政协委员,先后向省、市政协递交提案20余件;2017年,当选为省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又积极为浙江省的发展建言献策。

如今,竺士杰从事装卸驾驶工作已经19年,他坚持终身学习理念,长期读书学习、参加成人继续教育,并把学习、工作和创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从一名年轻的职高生成长为了浙江省“创业创新”新闻人物和“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在平凡枯燥的岗位上,谱写出了新一代技术工人的精彩乐章。

80后“工匠”竺士杰的人生篇章刚刚翻开,但他奉行的终身学习、创业创新理念正在带动公司的人和他所在的城市向着学习型社会迈进。

点击播放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