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级教师
2017年“百姓学习之星”
2017-11-17 16:10:42
个人简历
1987.09-1990.09民勤县第四中学学生
1990.09-1992.07 张掖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生;
1992.07-1993.08 原武威市古城中学教师;
1993.08-1996.08 武威第五中学教师
1996.08-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期间:2001.09-2004.07,在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2004年12月获兰州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6.12-2010.01,西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2010年1月获教育硕士学位;2014年11月被甘肃省教育厅为“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成员;2015.02-,凉州区职业中专培训处主任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2015年5月至今系凉州区德育名师何生玉工作室成员)
参加学习情况
1990.09-1992.07,在张掖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习
2001.09-2004.07,在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 2004.12,获兰州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2006.12-2010.01,在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教育硕士,2010.01,获教育硕士学位
1998.01-2000.12,自修《汉字录入与Word编辑技术》、《DOS操作系统》、《网络应用技术》、《硬件维护》、《Basic 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Photoshop 平面图像设计》、Office办公组件等计算机专业的课程,2013年3月考取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职业资格;2013年5月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并于同年10月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
奖励情况
2000年被评为凉州区职业中专(1999-2000)学年度“优秀班主任”
2004年被评为凉州区职业中专“先进教育工作者”
2004年被评为凉州区职业中专首届“教学能手”
2008年8月,课件《林黛玉进贾府》荣获凉州区第五届“银科杯”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二等奖
2009年11月,《搭建职业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新平台》在甘肃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2009年10月,被凉州区教育局确定为区级骨干教师
2009年12月,被武威市教育局确定为市级骨干教师
2011年12月,被武威市教育局确定为学科带头人
2012年12月,被区教育局评为2012年“教学质量标兵”
2015年11月,论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语言技巧》获“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5年11月,获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竞赛三等奖
2016年3月,获武威市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6年11月,论文《让语文课开启职校学生正能量》获省级中职学校学术成果二等奖
2017年3月,获武威市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7年4月,获甘肃省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7年5月,获甘肃省中职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主要事迹和成效
二十六年风雨兼程,二十六年不懈努力。她总是面带微笑,充满自信。自强不息、勤奋好学是她的精神特质,不卑不亢是她的本色,积极、乐观、豁达、自信、助人、友善是她的品格。对学习的执着使她卯足了对教育的爱与真挚,凡是听过她讲课的学生都会被她严谨缜密的执学态度、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和博学多识所触动,学生们喜欢与她谈学习、聊思想、话生活。她就是凉州区职业中专教师王芳,一个平凡中不舍霸气,严谨里透出随和的教育工作者。
修才养德,潜心笃教,彰育人之圣洁。
“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王老师自1992年张掖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以来,读书的脚步没有停息,每早30分钟的晨读雷打不动。她秉持读百家之书,以书修身,以书怡情,以书养德。2001年5月,参加成人高考,被兰州大学中文系录取,2004年7月获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同年12月获兰州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12月至2010年1月 ,在西北师范大学读研,获教育硕士学位。除研读本专业知识外,还不断自修英语、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等专业课程,2013年3月考取计算机程序设计员(高级)职业资格;2013年5月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并于同年10月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
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弹指间,二十六载,王老师无怨无悔潜心耕耘在教学一线。她始终坚持学习并快乐着的教育,通过学习与学生心心相系。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运用积极心理暗示,使学生在鼓励中变得自强,在赏识中变得自信,用爱心呵护学生。她认为每一个学生理应过着平等、快乐、有尊严的生活,理应接受幸福完整的教育。每接任一个班,她总会悉数每个学生的健康、生活和学习,发掘每人的个性亮点,使其发挥正能量。兼任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期间,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辅导、个案辅导等方式,着力解决学生青春期的困惑,通过疏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控自己的情绪,营造稳定的心理环境,能够幸福快乐地学习生活。共完成个案辅导186例,在普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对心理问题的解决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重视培养学习兴趣,把学科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爱学习、乐学习,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合作式学习。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的启迪。曾多次担任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先后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区级教学质量标兵”、“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被省教育厅聘为“第五届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成员”。她不仅在本专业教育教学中独树一帜,在计算机应用、英语、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也颇具建树,2015年在省教育厅举办的“甘肃省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说课竞赛”中获三等奖。2017年她辅导的学生在甘肃省中职英语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率达100%,其中2人获1等奖、4人获2等奖。
踏实谦攻,率先垂范,享无悔之人生。
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是王老师的精神风貌,爱学习是她的癖好。她的学习不仅在学业上,更多在业务、生活中,她用言传身教示范树表率,帮扶、带动和感染身边人自觉参与学习。学生、同事、朋友、街坊邻里,有困惑总会找她,她总是热心地帮助排忧解难。工作中,她潜心学习、探究育人之术。她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博彩众家之长,在教材、教法、学法和学生研究方面有所突破。自2008年以来,先后在《中国教师》、《甘肃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甘肃职教》、《甘肃教育》等刊物发表教研论文,有2篇论文先后在省教科所组织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中获奖。学习中,她身体力行,引导周围的人树立终生学习理念;生活中,她常怀感恩之心,用心回馈社会和他人。自2015年始,兼任培训处主任,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已任,打造多元化培训模式,为社会各界搭建优质培训平台,先后完成教育、司法、民政、人社、公安、纪检、农委、组织部、食药局、妇联、机关工委等部门培训1600场次,共计30560人,受到主办单位和参训学员的好评。她的学习精神乃至服务社会的态度,是融生活和事业于一体的职业操守,集言传与身教为大成的育人方式,无疑在引领、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员,引领着终身学习的风尚。2016年,被选任为凉州区第八届政协委员。
发于点滴,行于心田,盛于久远。丹笔一点,指点迷津;三尺讲台,演绎人生。她所做的一切,不为浮华,不图虚荣,是用爱修直学生的路,用实干拼却浮华,用学习固本强基,用执着诠释平凡中的非凡人生。相信她的未来会越来越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