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凤-福鼎市店下中心小学校长一级教师

2017年“百姓学习之星”

2017-11-24 10:23:10  

分享到:

64曾庆凤.jpeg

“终身教育是理念和意识,更是行动和实践;是政府、部门及单位的职责,更是个人的需求。只有每个人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终身教育事业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发展终身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作为店下社区学校负责人,他明确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他虚心向上级有关部门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认真阅读有关终身教育的理论。他注重开展《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学习宣传活动,每年精心组织好“9·28终身教育活动日”,出专刊、分发材料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2017年终身教育活动日教育局定在店下镇社区学校承办时,他接到市任务后,精心组织,立即召开多场筹备会议,制定详实且贴近当地事情的方案,我们相信今年的活动有它的独特之处,能让镇上的居民们亲身体验了终身教育学习的由衷快乐。

为了提高自己和教师终身教育理论水平,确立终身学习理念,他坚持为学校各年段订阅《终身教育》杂志,在教师会议和家长学校上,他向教师、家长学习、宣传、推广终身教育。“家长学校是学习型家庭创建的重要基地。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完成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阶段,那么家庭教育就是使终身教育落实在实处的有力举措。”这是他几年来对家长学校工作的总结。作为店下中心小学校长,他认为“家长学校是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的先行区”,他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一个社会”思路为家长学定为位和做法:(1)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向学生、家庭开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脑房等其他教育设施,每学期举办“家长日”活动,提供亲子同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实践活动场地。(2)学校为开展各种各样有利于学习型家庭建设的活动搭建平台。把创建“美德在农家”、“平安家庭”、“绿色家庭”作为学习型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3)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家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树立“人人是学习之人”的家庭理念,形成“家家是学习之所”的学习氛围,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他利用社区学校的资源,针对社会青年和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农村经济管理、计算机知识培训、茶艺表演,使这些社会青年下岗失业人员能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更好的就业和重新上岗。近三年来,先后开展职业技能、法律法规、文明礼仪、保健养生、文化知识、科学普及、家庭生活、安全自护等培训课程,基本上满足了现阶段社区各类人群学习需求,提高了居民的素质。社区教育培训形式也从过去单一的“课程式、活动式”培训,转变为“互动式、沟通式”和电教化等多样化培训形式,根据不同内容、对象、条件等灵活运用不同培训形式和多种形式并举的培训方法遵循因材施教,极大地提高了教育培训效率,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好评。

店下是福鼎的农业大镇,素有福鼎“米粮仓”之美誉。农业是店下镇人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在现代化产物的推动下,农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转变是必然趋势。农业现代化必须有高素质的农民这一主体来推进,没有农民自身素质的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所以,帮助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他们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几年来 ,他坚持开设农学班,根据实际需要选派或聘请了多名责任心强在职和退休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为保障参加学习的学员“来得了”“留得住”,他做好班级的后勤保障和教学管理工作,学员的学习用品、课本、报刊杂志、饮水、教室布置都考虑周到,亲自督促教学工作任务的落实。2017年7月23日,店下镇首届农耕文化节隆重举行,本次农耕文化节进一步挖掘、宣传、推荐了店下镇的农耕文化,中国网、福建日报,福鼎新闻网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此次文化节。

威风锣鼓队带动全民健身。店下镇威风腰鼓,是一支由72名店下土生土长的,来自汉、畲、回三个民族的农民所组成的队伍。他们在田间劳作的闲暇之余,巧妙地将素有“天下第一鼓”美誉的安塞腰鼓及具有4000年历史文化的威风锣鼓的重要元素相融合,将西北人的豪迈粗狂与南方人的似水柔情相结合,创作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威风腰鼓。其以其磅礴的气势,雀跃的舞步将农民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对民族大融合的欢庆之情淋漓精致地展现在众人面前,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陶醉,且丰富了当地居民的休闲娱乐。

几年来,在他努力推动下,学校社区共建工程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警校共建、企校共建、家校共建为主体的学校社区共建工程工作进展顺利,2015年底店下镇社区学校代表福鼎市接受全国首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迎检,随后,迎来了泉州市晋江教育局、宁德市福安教育局等多单位到贵地取经学习,2017年福鼎市店下社区学校被推荐为宁德市社区教育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