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阳市分校

2017-11-13 11:07:58  

分享到:

一、学校简介

贵阳电大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办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综合性成人高等院校。1979年8月成立,原名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阳市工作站,原址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文化路,校舍面积仅800平方米。1986年3月更名为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阳市分校。2001年7月在整体搬迁至油榨街冶金路18号。学校占地面积3976平方米(5.96亩),绿化用地面积900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300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7296平方米。建校以来共培养中等专科、成人专科、开放教育专本科毕业学生27901人。贵阳电大2004年挂牌贵阳市教育局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和贵阳市中小学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迄今共组织教师资格认定13万余人次,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培训10万余人次。贵阳市普通话测试站2010年4月从贵阳幼儿师范学校迁至贵阳电大,七年来共测试68979人。贵阳电大现有楼宇两栋:综合楼、教学楼(无卫生间),综合楼建于2004年,此后未改造维修,教学楼修建于70年代,2001维修改造。两栋楼里共建有2个学术报告厅(2013)、2个多媒体视频会议室(2004)、2间微格教室(2008)、2个心理健康活动室(2012)、7间多媒体教室(2007)、1个图书室(2004)、1个在线学习室(2008)、3个计算机教室(2008)、15间普通教室。图书室藏书2.56万册,教学音像资料2951套,网络宽带20兆。

二、办学情况

现有教职工33人,专业技术人员26人,高级职称以上4人,硕士以上学历学位15人;另有兼职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7人。现有在校学生1550人,其中:验证免试入学的开放教育本科生328人、开放教育专科生941人,参加成人高考入学的成人专科生281人。开设有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18个,主要为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教育管理、法学、会计学、学前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成人专科专业9个,主要为幼儿艺术教育、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等。另有和国内各重点大学联合办学(简称奥鹏教育)的奥鹏网络学员711人。

三、主要教育培训专业和项目

1.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贵阳市中小学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自2004年挂牌在我校成立以后,参与贵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相关组织管理工作,承担了部分教师培训项目,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农村教师培训、高中新任教师培训、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教育大讲堂等培训,近五年来,累计组织培训教师20000余人次。同时,努力拓展培训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面向社会展开了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网上培训项目,累计组织培训200余人。

2.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我校作为贵阳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也面向全市组织相关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近年来年平均测试人次达15000左右。

3.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我校作为贵阳市教育局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具体承担贵阳市教育局的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近五年来认定人数累计52706人。

4.贵阳市家庭教育大讲堂。自2016年起,参与承办由教育部关工委家教中心指导,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市文明办、贵阳市妇联主办的贵阳市家庭教育大讲堂等工作,聘请有关专家定期举行讲座,面向全市未成年人家庭的家长和中小学教师提供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目前已面对幼儿园、小学、中学家长开办了40余期培训,受益家长8000余人;同时配合全市家庭教育“五进”百场讲座活动,牵头组织送课到社区,目前已走进贵阳市世纪城社区、碧海社区、顺新社区、中天社区、西湖社区等,受益家长近千余人。

5.贵阳市老年教育“送学上门”进社区:按照“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工作思路,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送学上门”各项工作的开展。充实了送学三大资源库(社区老年需求资源库、送学上门教师资源库、老年远程课程资源库)。

6.爱心助残: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面向开展适合残疾学生及社区残疾人的拓展活动、依托市电大资源开展手语教学微课的录制,录制后的视频上传到社区学习平台,供广大家长和聋人使用。组织家庭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家长的思想意识,改变家长落后的教育理念。

7.阳明文化进社区:通过举办阳明文化进社区系列讲座,设计阳明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开发以阳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课程教材,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贵阳市社区市民的阳明文化传承的教育方式与途径,大力发扬“知行合一”精神,阐释阳明文化内涵,践行“致良知”精神,增强文化自强自信自觉,以点带面,稳步构建筑社区精神文化高地。

8.国学讲堂进社区,人文精神暖民心:开展的国学讲座根据对象不同, 已有如下深入浅出、精简扼要、 中心突出的PPT课件。如:“国学在我心中”“谈国学笑对人生”“弟子规讲座”“国学是孩子们的精神财富”“身边的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和我身边一群人践行国学中的仁和爱”“写好中国字当好中国人” “书法入门”“ 知行合一•龙井大变”“品国学谈母爱”“老年人传播正能量的感悟”等。

9.现代市民大课堂:通过各项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社区内劳动者技能,培育更多专业人才并提供就业岗位;通过以专业的讲座为青海年提供科学的指导,为青少年营造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通过智慧社区平台,扩大教育覆盖面,将教学、学习、管理等由校内扩展到家庭,实现家庭智慧教育。

10.城市教室 文明课堂:充分运用辖区资源,举办各类知识讲座与培训班,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市民宣传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理念,宣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各类公共设施及资源免费向居民开放。

11.巧匠计划(苗族刺绣蜡染项目):水田乡安多村文化蕴涵丰厚,但经济落后,是贵阳市100个贫困村之一,也是贵阳市电大的社区教学点和驻村扶贫点。通过建立安多村苗族文化传习所,建立固定场所为传承提供培训;组织师资对安多村苗族妇女进行苗族文化、蜡染、刺绣技能培训,恢复其传统工艺,增加村民收入,联合贵州省文化厅,省市各家新闻媒体,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制作微课和画本教程。

四、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主要事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给电大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贵阳电大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主动承担起贵阳市现代社区教育的起步和发展研究工作,参与了《贵阳市教育改革试验项目——贵阳现代社区教育与开放大学的试点研究》,成为贵州省第一家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教育机构。通过近五年的工作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领导重视、全民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态势。

近年来,社区教育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贵阳市逐渐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社区教育工作已逐渐纳入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的工作范围之内,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良好态势,2017年4月14日贵阳市社区教育工作会在观山湖区圆满召开,为全市下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形成了共识,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同年7月21日,贵阳市2017年社区教育工作调度会在南明西湖社区召开,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并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了年终考核。

(一)建立和完善了贵阳市社区教育管理体系

2017年4月,贵阳市教育局联合13家单位下发了《贵阳市关于开展社区教育的实施方案》,贵阳市电大挂牌成立了贵阳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明确各区(市、县)教育局成立相关部门具体分管本地区社区教育工作,贵阳市社区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分工协作、联动推进的管理机制。 

(二)确立了贵阳市社区教育“12345”发展目标

“1”是指在市教育局层面建立一个贵阳市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2”是指打造两个平台: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青少年伴随成长公益平台;“3”是指社区教育受益面三大年龄段覆盖未成年人、新市民、老年人;“4”是指构建贵阳市社区教育四级管理体系;“5”是指打造贵阳市五大社区教育教学点,构建特色示范基地:观山湖区新市民特色基地、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特色基地、乌当区顺新市民学校特色基地、修文农业产业特色基地、盲哑学校i-爱心实验室助残特色基地。“12345”计划更加清晰的梳理了贵阳市社区教育的发展脉络和方向,使得贵阳市社区教育更加系统、具象,保障贵阳市社区教育科学、可持续发展。

(三)社区教育工作任务更加明确,目标更加清晰

在分析我市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新市民三大人群,以特色项目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着力构建人人可学、处处能学、时时皆学的社区教育学习氛围和环境。打造适合贵阳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和配送模式,为培育各类学习型组织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构建学习型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市家庭教育大讲堂自2016年开办至今,已面对幼儿园、小学、中学家长开办了50余期培训,受益家长万余人次,在家长微信群中分享家庭教育相关文章千余篇,解答家长各种问题300个,取得了明显成效。传统文化进社区项目参与人数每年达5000余人,开展相关活动50余场,并荣获了2016年贵阳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此外,阳明文化进社区、苗族刺绣蜡染特色项目也将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

挂牌贵阳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jpg

挂牌贵阳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家庭教育大讲堂.jpg

家庭教育大讲堂

社区教育巧匠计划特色项目.jpg

社区教育巧匠计划特色项目

心理学教师培训.jpg

心理学教师培训

(四)科研引领,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式发展

作为全国地市级电大数字化终身教育协作会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理事单位,贵阳电大把社区教育纳入科研重点研究范围,近年来已成为贵州省数字化终身教育的重要基地。省级规划课题“基于贵阳电大信息化平台的现代社区大学建构的研究》已于2016年结题。《贵阳市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一文已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中国远程教育》《O2O模式助推贵阳市终身教育发展》《依托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构建贵阳市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初探》发表在《在线学习》杂志。

(五)基地建设更加注重实效性和特色性

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已于2013年11月7日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正式开通。第一批5个现代社区教育示范教学点也落户观山湖区,标着着贵阳市的现代社区教育正式起步。随着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贵阳市教育局和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区(市、县)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建成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特色基地、观山湖区新市民教育特色基地、乌当区顺新社区市民课堂特色基地、修文县社区产业特色基地、贵阳市盲聋哑学校助残特色基地及花溪区菊林书院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六个社区教育示范教学点,力求通过以点带面、试点先行的方式开拓出符合贵阳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

2017年下半年,重点打造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社区教育项目,一是巧匠计划(苗族刺绣蜡染)特色项目,通过在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安多村建立安多村苗族文化场所,帮助当地苗族妇女恢复传统手艺,传承非遗文化,提升手工技能,拓展国际市场,助力精准扶贫。二是通过讲座、活动等形式开展阳明文化进社区项目,大力发扬“知行合一”精神,阐释阳明文化内涵,践行“致良知”精神,增强文化自强自信自觉,以点带面,稳步构建筑社区精神文化高地。

2017年6月,由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等共同主办的“2017年东、西部地区社区学院院长论坛”在贵阳召开。160余名论坛参会代表到花溪区青岩菊林书院社区教学点参观考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

(六)加大宣传,为社区教育可持续纵深发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

利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家庭教育进社区、法制教育进社区等五进活动大力宣传贵阳市社区教育工作,增加广大市民和社区干部对社区教育工作的认识,力求通过人们对社区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认识,把贵阳市社区教育的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参与。2016年10月贵阳市首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了“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评选活动,分别评选出1名教育部百姓学习之星,10名贵阳市百姓学习之星,品牌项目2个。活动内容包括文艺演出、专题讲座、市民学习体验等,参与人数达到6000余人,2017年活动周也在积极筹备中,预计参与人数将超过二万人。

(七)完善社区教育学习和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打造立体化的市民学习超市

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已于2013年11月7日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正式开通,2015、2016逐步将课程资源扩充到4000学时。2017年,结合本市实际,对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进行功能完善和拓展,探索构建贵阳市社区教育微课平台等系列空中学习平台。全新的市民学习平台将于今年10月搭建完成并正式上线。

(八)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初步架构已经形成

由于贵阳市的现状,各区(市、县)的发展不平衡,在选择示范教学点的过程中注重区域特点,在经济文化等较为发达地区和相对欠发达地区均建立了社区教育示范教学点,所有示范点均要求建立相对规范的社区教育体验中心,用于开展社区志愿者的培训,服务于社区居民等。贵阳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贵阳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制定相关的经费扶持政策,与各(市、县)共同推进社区教育示范点的建设工作。

(九)京筑合作,合力打造贵阳社区教育升级版

在贵阳市委市政府、贵阳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于2014年10月23日正式与北京朝阳区社区学院签约合作,以贵阳电大挂牌为“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贵阳基地校”的形式,以项目合作(即“伴随成长,每周一信”公益平台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社区教育模式和机制的构建等)方式,引进优质社区教育资源。双方在教育教学、社区教育平台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干部教师互访、跟岗学习等形式进行了交流与合作。为贵阳未来社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增添了新的活力。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学院基地校签约仪式.jpg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学院基地校签约仪式

点击查看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