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广播电视大学

2017-12-26 14:17:59  

分享到:

一、学校简介

成都广播电大学创办于1979年,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199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属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2009年12月,成都市依托成都电大成立成都社区大学。

    学校形成了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成人高等教育、中专教育及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等“一体多元”办学格局,开设远程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80多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60多个。近年来,学校积极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形成了社区教育市到社区、乡村的四级办学网络,直接服务市民超过100万人。 

二、办学情况

2015年完成开放教育系统招生达到17550人,2016年完成开放教育系统招生16648人,在全国中心城市排名前列。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年度累计达到6万人次,2016年,非学历教育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牵头全市社区教育工作,统筹开展市民课堂建设,服务人次约300万人次/年。积极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持续做好各类平台运维,“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平台”“蓉城先锋E家平台”服务中小学教师学习10万人(实名),服务基层党员学习63万人(实名)。

三、主要教育培训专业和项目

1.电大开放教育学历专业,包含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专业等本专科80多个专业。

2.非学历教育资格培训,包括: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类、学科教师培训、保育员培训、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及党性教育培训等。实施了市司法考试、市财政局会计初级、中级职称考试、市社工员资格认定考试及各类社会化考试服务项目。

3.面对全区社区教育机构开展管理者队伍、师资培训和指导、示范课程送教服务。

4.统筹开展市民课堂。

5.承担市民、党员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服务。

四、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主要事迹

(一)紧扣“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开放大学”目标,大力培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板块业态

1. 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天府实验学院、国家开放大学华侨学院,探索培育建设城市开放大学学院群

近两年,学校加快推动新业态布局。2015年,围绕市委市府一城双核发展战略,学校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共建国家开放大学天府新区实验学院。2016年,立足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服务华侨侨眷、助力侨务工作、推广华文教育,学校与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侨联文促会合作共建国家开放大学华侨学院。天府实验学院实施的“国家新型产业工人人才培养与发展助力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等已初显成效,形成了一定的招生办学规模。华侨学院承接多批次亲情中华夏令营活动,与省教育厅共同发起成立包括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二十余所驻蓉高校华文教育联盟,大力推广华文在线远程教育平台服务华侨侨眷和在蓉外籍人士。

与市委组织部、市农委、市工会、市妇联、市侨联、温江区等单位合作培育相关终身教育项目的基础上,陆续孵化市民人文艺术学院、新市民学院、家庭教育学院、双创学院、城管学院、乡村学院等二级学院,单设芙蓉女子学院,与华侨学院、天府实验学院,直属各分院形成学院群,促成城市开放大学业态雏形,探索城市开放大学招生办学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能者为师——寻找社区好教师”活动.jpg

“能者为师——寻找社区好教师”活动

成都市民在“茶乡游学”项目中学习体验手工制茶.jpg

成都市民在“茶乡游学”项目中学习体验手工制茶

市民在成都社区大学“i-生态菜园”实验基地学习体验蔬菜种植.jpg

市民在成都社区大学“i-生态菜园”实验基地学习体验蔬菜种植

天府实验学院成立授牌.jpg

天府实验学院成立授牌

依托成都广播电视大学成立成都社区大学.jpg

依托成都广播电视大学成立成都社区大学

2.《成都市社区教育促进条例》获准通过

近年来,学校扎实推动《条例》起草、修订工作,历经72稿形成终审稿,2016年8月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后,11月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公布,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条例》成为我国首部社区教育地方性法规。《条例》融入了国内有关社区教育的最新政策精神,代表了成都社区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市民素质,推进社区治理,繁荣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从固化社区教育组织形态,融合社区教育社会资源,开拓社区教育覆盖领域,明确社区教育工作保障等方面为我校在社区教育领域的持续探索提供了坚实保证。

3. 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天府实验学院筹建学校天府校区

围绕服务天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学校积极推动天府校区建设。2017年下半年开工建设,预计到2019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天府校区将建成终身教育资源中心,数字化资源的规划、研发、建设、存储、应用形成完备体系;将建成市民学习体验中心,服务驻地市民体验人文艺术类教育和健身休闲类教育;将建成终身教育课程发展中心,围绕课程研发应用整合师资团队和校内外领域专家,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涵养;将建成服务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的较大体量基础设施,极大促进城市开放大学办学业态探索。

(二)加强办学基本能力建设,固本培元,大力培育办学新业态,提升面向国家中心城市的服务力和贡献度

1. 持续推动好社区教育落地生根

认真贯彻和落实《成都市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制定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委员会有关工作制度;修订规范化社区教育学校、示范性社区教育工作站评估指标体系,开展指标体系解读和培训,实施年度建设过程性督导服务;积极推进社区教育互动发展联盟及社区教育名人名师工作室建设;梳理各区(市)县市民读本和数字学习资源,加强统筹开发,分级开发微课程700个;发布“最成都•市民课堂”学习地图,进一步扩大“最成都•市民课堂”的影响力,两年服务市民达六百多万人次,该项目获得全国2016年“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加强学习体验中心(基地)建设,正建立15个市民终身学习体验中心(基地);初步完成社区教育“优学”O2O平台技术框架建设;开展市民创新创业教育,签约成立了市民双创学院,初步搭建市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 稳定开放学历教育招生办学规模

2015年完成开放教育系统招生达到17550人,2016年完成开放教育系统招生16648人。两年来学校年度全口径财政收入均过亿元,有力保障了学校在社区教育、职业继续教育、新市民教育、新业态培育等领域的探索实践。

3. 加快做大非学历继续教育

制定、实施了《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理顺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拓展了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包括: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类、学科教师培训、保育员培训、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及党性教育培训等。实施了市司法考试、市财政局会计初级、中级职称考试、市社工员资格认定考试及各类社会化考试服务项目,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年度累计达到6万人次,2016年,非学历教育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4. 加大教育国际交流工作力度

两年来,升级改版“成都华文学习在线”为“国家开放大学华侨学院综合平台”;开展各类国际交流活动二十余次,接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的外籍友人300余人次;与美国极妙教育集团、美国SLB教育协会、马来西亚KINSEI集团等展开教育合作,探索多元化国际教育模式;与美国极妙教育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每年7-12月为50余名美国留学生提供了线上中文课程。

(三)完善数字化学习基础设施,持续做好各类远程教育平台运维

建立市民数字化学习体验中心,完善数字化学习体验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都市双创在线网络平台”,形成在线学习、课件点播、考试测评、课件管理、课程管理、学分管理、创业交流、培训管理、新闻管理等功能。新建“资源中心平台”“成都市蓉飘E站青年创业及学习交流平台”“数字化资源中心用户平台”。持续做好各类平台运维,“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平台”“蓉城先锋E家平台”服务中小学教师学习10万人(实名),服务基层党员学习63万人(实名)。

点击查看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