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

2017-11-13 13:53:07  

分享到:

重庆市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创办于1986年,现有大溪沟本部、泰安分部、观音岩分部以及社区学院四个校区,占地14000米2,设声乐、戏曲、舞蹈、时装、体艺、器乐、健身、文史、书画、多媒体应用、保健等11个专业,150个教学班和7个特色短训班,每年招生人数10000余人次。建校31年来,在渝中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奋斗,学校坚持走理念领航、持续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探索,创新机制,砥砺前行,取得了突出业绩。

一、不断探索办学经验

(一)彰显特色,更加注重教育引导工作

1.多措并举,引领老同志发挥正能量。通过学校文化墙、公开课、道德讲堂、门户网站、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等“线上”工具,引领老同志学员“线下”生活发挥正能量,放大老同志文化传播能人在“幸福渝中”宣传中的推动作用。致力于民俗文化、抗战文化和党史资料等的挖掘、研究、传播,发表回忆录、新闻稿件、纪实文学等大量作品,出版多部书籍、画册,发布“渝中文学”博客访问量已经超过2.3万人次;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资助困难学生、困难家庭,为社会公益捐款。

2.紧贴需求,引导老同志适应新角色。结合越来越多退休老同志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科目设置,积极引导老同志适应新角色、融入新生活。从传统的吹拉弹唱书画舞蹈,到声乐语言、平板电脑、法律知识讲堂、影视文化赏析,多方并举,还创新性地开辟了“舌尖上的ABC”和“指尖上的哆来咪”系列微课堂活动,既紧贴老同志需求又形式新颖,现代气息浓郁。学以致用,与时代同行,可以“无代沟”地关心辅导下一代,是老同志学员们上新课、学新知的最新体会。

3.转变观念,助推老同志专注新技能。从零基础无门槛的普通专业班级开始,不断精细化,逐步推动,培育需要初试复试入学的提高班、研修班,直至热门专业名额紧俏,钢琴、声乐等班级“一座难求”,门庭若市。我们尽力鼓励老同志们精研专业,助推老同志们知新、学新、用新、创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集聚资源,找准开拓创新办学支点

1.办学理念适时转型。不断优化老年大学的教育功能,服务全区老干部、老年人终身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文化教育养老、服务社会、提升人生价值的作用,使老年人力资本素质增值,为老年人积极参与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活动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创造条件,实现理念上从满足生存性需求到满足生存性需求与发展性需求、服务社会相结合的转型,把“乐学”“乐活”的理念传递给每位老年教育参与者。

2.品牌课程特色鲜明。立足实际,针对老年人特点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深化改革、务实创新,把“教、学、乐、为”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科学设置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专业,培育精品课程,创造品牌。学校“专业智能手机课程”,获“2015年重庆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全市只有6门课程通过评审获此殊荣)。

3.队伍建设突出精尖。学校注重打造精良、尖子教师团队,拥有一大批重庆名师,在学员中享有巨大声望。同时注意培育青年俊才,通过“安位子、压担子、加码子”,让青年教师走上前台,成为教学精英尖子。学校两位青年教师在渝中区委组织部举办的“智汇半岛·才聚渝中”青年建言献策主题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学校团支部,被评为2016年度“五四红旗团支部”,并作为“向上向善好青年团队”代表展示风采。

4.热心公益惠及民生。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建国人才,我校于2016年针对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创办了公益创新项目“梦想课堂”,倾力打造“指尖上的梦想”公益精品课程,组织专业教师,提供专业场地和设备,为辖区内热爱音乐的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免费教授钢琴和古筝两门课程。经过为期1年的培训,小学员们能够熟练弹奏经典曲目。2017年暑假,我们还将邀渝中名师、正高级(正教授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为他们讲授作文技巧,组织他们参加全国征文、演讲比赛,提升文化艺术修养。

(三)密切交流,守好“主阵地”打好“主动仗”

1.扎实开展主题活动。以“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发挥好学员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紧密结合教学展示成果。举办了 “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场音乐会、专场舞蹈与时装表演、“庆国庆”“迎重阳”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精品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二是贴近学员需求开展活动。组织了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讲座,组织了保健、旅游等专题讲座。三是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链接“渝中学习网”课程中心的4000多集线上课程和500余种电子期刊;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终端等注册的微课程、电脑知识、品读经典、生活休闲、文化科学、公民素质等特色课程资源4600多个。远程教育、网上精品课程的推出,深受广大老年朋友的欢迎。目前已有4000多位老年大学学员实名注册,实现年收视及注册学习达2.88万人次,访问量超过2.85万人次。

2.积极开展交流学习。切实加强与市老年大学、兄弟区县老年大学及社区教育机构的学习交流,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合作共赢。举办了钢琴、数码摄影、声乐、太极等公开课;承办了市老年大学协会第一协作片区第九次会议和西南片区第十届电大继续教育协作会议;组织开展并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百余次,不定期前往区内外有关单位进行学习调研,接待了四川成都锦江区、河北张家港、江西南昌东湖区、河南三门峡,万州、万盛、南岸、南川等市内外老年大学、职业教育院校的参观交流活动。

3.充分发挥示范效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师生们展示教学成果搭建平台。参加市、区、街道、社区举办的文艺演出和公益活动等百余场次,参与师生超过5000人次,深受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喜爱和好评,发挥了正能量,扩大了影响力。2015年12月,学校承办了全市首期“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网络宣传员骨干培训工作,2016年4月,承办了渝中区上清寺街道老同志“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网宣知识培训班,培训效果受到市、区有关领导和老同志们的一致肯定。

天道酬勤,勤必有获。通过5年来的努力,我校荣获了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第十二次理论研讨会组织奖、全国百名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重庆市示范老年大学、市级敬老文明号、重庆市老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坚持优管理念  创造优质教育

(一)实现转型升位,提升优品老年教育

经多方努力,2013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将我校由民办转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为我校提升优品老年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1.在校舍建设上,修缮翻新了原范绍增公馆作为大溪沟本部,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展了泰安校区,缓解了老年朋友入学的压力;在建的观音岩名仕城校区,为学员打造出一个更加舒适、温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2.在发展规划上,区委、区政府联合转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强调“规划”明确提出的老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当前和今后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各有关单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显示出我区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坚强决心,也为我校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南。

(二)大力优化师资队伍,加强优质管理和教学

1.我校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认真做好考核和选聘工作,建立起一支有爱心、有耐心、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职工队伍。其中聘请教师达70人,有效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升了优质教学的水平。

2.加强师资队伍培训:

(1)引导教师端正教育思想,精心培育老年人才。要求大家做到思想端正、品德高尚、敬职敬业、学识渊博、教学有方、精心育人。

(2)引导教师努力提高从事老年教育工作的核心素养、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掌握老年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把握老年教育的形式方法及教学要求。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1)实行班主任跟班制度,扎根于学员当中,成为学员心理的辅导员、情绪的调节员、矛盾的化解员、生活的服务员、学习的助理员。

(2)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充分听取关于办学方向、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的意见。

(3)加强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和交流,撰写老年教育论文,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办好老年教育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秉承“积极、进取、文明、康乐”的办学宗旨,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始终按照推进全民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积极为老年人搭建健康阳光的学习服务活动平台。

点击查看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