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九龙坡分校

2017-11-13 14:05:57   作者:王道齐

分享到:

大开放教育是电大文化基因的传承,是开放教育在开放办学、开放发展中的进一步延伸。它的第一要义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它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学习者的四方面的学习需求,即学习者的广泛性、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学习资源的优质性;它的根本方法是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构建机制、开放办学;它的关键是服务创新。重庆电大九龙坡分校十年坚持大开放教育实践探索,成就了一段成教传奇。

一、区情和校情概况

(一)重庆市九龙坡区情概况

九龙坡区是重庆市的主城核心区,是重庆市乃至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市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和全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先行区,幅员432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11个镇、215个村(居)委会,常住人口120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0家、亿元级企业130家、重庆五十强企业8家、百亿级企业4家,2016年全区GDP1089.67亿元,排名全市第二。“高新九龙坡,美丽山水城”是区“十三五”发展总的愿景。

(二)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九龙坡分校概况

九龙坡分校是首批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是中央电大首批社区教育实验中心,国家开放大学首批社区教育实验基地,是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是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九龙坡区是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九龙坡分校是重庆市示范性基层电大,连续十年蝉联重庆电大系统年度综合考核一等奖,是重庆电大系统转型发展试点单位,是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重庆市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现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总规模8600人,成人远程中职2500人,年均非学历教育培训10万人次。目前学校是三块牌子――九龙坡电大、区成教中心、区社区教育学院,一套“人马”,承担为区域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的职能和区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学校现有“一校三区”,校地45亩,校舍2.4万平方米,教职工53人,现学校正积极转型升级筹建新型的九龙坡开放大学,使其成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

二、电大本色弘毅自强,四个发展演义开放

(一)自强发展

1.电大是自强者的电大,电大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成就了今日之电大。九龙坡电大分校诞生于破产企业的废墟上,在夹缝当中求生存,在边缘地带谋发展,历经“三创两转”站稳发展脚根;拓展“一校三区”奠定发展之基;坚持“开放发展”赢得发展机遇;发扬“自强”与“亮剑”精神突破发展困难;秉持“网纳百川,育人兴学”的信念,在开拓进取中收获跨越发展。学校由全市电大垫底的办学单位,一跃成为全市电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成为巴渝大地上的一颗继续教育名星,成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

2.面对电大转型发展这一历史使命,电大人必须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电大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学历继续教育招生拐点提前到来,市场学历继续教育需求逐步让位于能力提升,个性发展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新领域,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渐成大势。九龙坡电大人坚持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深耕市场,拓展学路,确保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总规模稳中有升,2016年,学历教育招生3150人,位居全市第一,荣获重庆电大招生工作“特别贡献奖”和“生源渠道开拓奖”。

(二)创新发展

1.培育发展新动力。我们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转型发展目标定位,处理好“市场服务与公共服务”两个服务的关系,设立“一部三室三中心”,实行“一部双能”“一岗双责”,不破而立,整体转型;我们实行“履职绩效+三创绩效”的教职工年度考核,和以目标任务为核心的“能级管理部门+岗位”月考核,开展部门和岗位“创选争优”活动,激励全校“三创”,促进“两个服务”;我们以大开放教育理念构建社区教育“十大机制”,推进社区教育开放发展;我们着力构建政府购买社区教育服务新机制和项目驱动新引擎,促进社区教育创新发展。

2.构建办学新模式。我们着力构建“三融合”的办学新模式,即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打造九龙坡电大分校开放教育的鲜明特色;积极探索“三社融合”的社区教育新模式,即社区教育与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相融合的办学模式,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提升社区教育的价值;我们开展“按需定制培训”“校企合作办学”“多元合作办学”新探索,探索学校转型发展新路径。

3.搭建办学新平台。我们“借社区教育推进之势,搭社区建设发展之车”,拓展“一校N区”,构建学校三级办学新体系;我们以“社区教育搭台,开放教育唱戏”的新思维,着力构建社区教育与开放教育包容共生,互动发展的新平台;我们首创并坚持八年开展“九龙电大杯”社区文化艺术节(2014年获评全国百佳百姓终身学习品牌活动),搭建起群众艺术的大舞台和社区教育的大平台;我们主动对接政府职业培训多元化服务渠道,构建学校主动“四个服务”的新的服务平台。

4.拓展办学新项目。我们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拓展办学新项目。我们与高校合作开展“助力计划”进企业项目,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融合,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员工成长发展;我们积极参与重庆市“开放中职”项目办学试点,探索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教育惠民新路径;我们积极支持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新举措,广泛开展员工培训、幼教师资(干部)培训、社区教育干部培训、SYB创业培训、微电商创业培训、职业(经营型)农民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我们开展“高雅艺术进社区”项目,提升社区教育的品质。

(三)内涵发展

1.夯实主体。我们坚持强化内涵,“四化建设”打基础,“三个电大”创品牌,不断增强九龙坡电大分校开放教育的办学能力。

“四化建设”:实体化、信息化、规范化、规模化

“三个电大”:品质电大、特色电大、示范电大

2.升级体系。我们坚持优化内涵,“六大工程”当引领,“发改项目”作驱动,不断增强九龙坡电大分校的社会吸引力和服务能力。

“六大工程”:文化建设工程、团队建设工程、制度建设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系统建设工程、品质建设工程。

“发改项目”:我们以任务导向+问题导向,每年推出学年度发展改革项目,驱动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提升。

3.队伍建设。我们确立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教师发展目标,明确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清廉型“五型”干部建设要求,我们以“厚德致善,勤学致远”为校训,以“四个热爱”“四个意识”“四个表率”“四个精神”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我们持续开展转型提升校本培训,以“百川讲坛”请进来,“系统渠道”走出去,“网站校刊”追主流,“项目驱动”勤实践四种方式优化教风,提高师能。

4.质量提升。我们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探索,构建九龙坡电大分校品质课堂;我们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持续优化升级“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我们开展“走进慕课世界,体验翻转课堂”教学探索,带给学员不一样的学习感受;我们坚持开展基于网络的考试改革,荣获中央电大“基于网络考试改革先进单位”和重庆电大考试改革“特别贡献奖”。学校荣获四次中央电大(国开大)“优秀考点”殊荣、一次荣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基础课程统考“优秀考点”,和奥鹏“卓越服务团队”奖励及国开大“教务管理先进集体”奖励。

(四)和谐发展

1.和谐学校。我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着力构建“和而不同,和谐共融,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学校“和”文化,我们建设“开放办学,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现代成人学校制度,为学校转型发展保驾护航;我们深入开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以共同的愿景凝聚学校转型发展的力量;我们积极建设学校“六个和谐”,倾情建设“教职工之家”,以和谐学校的建设助力学校开放发展。

2.和谐系统。我们按照“开放、服务、合作、共享”和转型发展“四个服务”的要求,构建学校办学生态系统,形成转型发展的系统合力;我们按照“明确兴学己任,强化系统意识,统一办学要求,规模办学行为,优化支持服务,提升办学水平”的要求,加强学校办学系统的内涵建设,增强开放发展的内生动力。

3.和谐环境。我们充分发挥区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作用,构建学校与上级机关、部门镇街、社区村居、社会单位的和谐,营建学校和谐发展环境;我们充分发挥区社区教育学院的业务职能,构建“三社融合”的社区教育模式,彰显学校和谐发展的价值;我们广泛开展教育服务、传统文化、科普教育、高雅艺术“四进社区”活动,提升市民的人文素质、社区气质、城市品质,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三、转型发展服务民生,社区教育全国示范

转型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百姓对教育的新期待和教育的新常态也要求基层电大转型发展。九龙坡电大自2009年成为首批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和首批中央电大社区教育实验中心以后,就主动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将电大继续教育融入社区和园区,探索多元融合发展的转型之路,并以“九龙电大杯”社区文化艺术节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两大品牌活动,以及“数字化学习推广”项目为抓手,开展区域社区教育探索。2012年,学校增挂九龙坡区社区教育学院的牌子,承担起示范、引领、指导、服务全区社区教育发展的重任。八年来,九龙坡区先后成为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一)转型之策

九龙坡电大人胸怀“育人兴学,有教无类”的崇高理想,担当起“教育惠民”的转型使命,以“大开放教育提升素质、繁荣文化、服务民生、促进和谐”为转型导向,以“办百姓身边的开放大学,服务区域全民终身学习”为转型宗旨,以持续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办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为转型任务,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二)转型之路

1.构建“一体多元”办学体系。基于学校电大、网院、中职、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培训等办学项目,整合职能、渠道、地域、时间、空间五个维度的教育资源,分别构建价值观相同、目标一致、利益一体,模式、体制、机制多元的办学共同体,形成开放的“一体多元”教育服务体系。

2.拓展“一校N区”办学阵地。基于区社区教育学院--镇(街)社区学校—社区(村居)社区学习中心的建设,这一覆盖全区城乡,便利全区居民的社区教育三级办学体系,正逐步成为学校开放教育“一校N区”办学阵地。

3.实施“一主多元”发展战略。以服务区域全民终身学习为主业,统筹城乡成人学历教育、职业(创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多元化融合发展,这就是学校教育惠民的“一主多元”发展战略。

(三)转型之为

八年来,学校先后在社区教育领域中进行了“自下而上”的探索实践和“自上而下”的整体推进,学校充分发挥社区学院的职能作用,主动作为,以大开放教育促进区域社区教育发展,社区教育在“高新九龙坡,美丽山水城”的建设中迸发出活力。

1.全区社区教育整体推进

第一,健全了“三个保障”。政策保障:区政府出台了“1+3”配套文件;组织保障:建立了区、镇(街)两级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全区社区教育“四支队伍”;经费保障:区财政、区有关部门、镇(街)建立了社区教育经费多元保障机制。

第二,健全了“三级办学体系”。成立了区社区学院,十九个镇(街)社区学校,75%的村居建立了学习中心,启动了社区学校“四化”建设,“示范”创建。

第三,建立了“三大杠杆”。在全市率先开展区政府购买社区教育服务试点,开展区社区教育年度专项考核,并纳入区对镇(街)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形成区社区教育年会和表彰先进集体及个人制度。

2.全区社区教育创新发展。

“种子计划”教练员培训结业汇演.jpg

“种子计划”教练员培训结业汇演

第一,区社区教育学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首创并连续八年开展“九龙电大杯”社区文化艺术节,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两大品牌活动;建设社区教育东西部两大实验基地,六个社区教育数字化示范学习点;九龙坡区全民终身学习网站上线运行,开展了数字化学习推广,教育服务、传统文化、科普教育、高雅艺术“四进社区”,联动共享,种子计划,社区教育干部培训等项目;成立区老年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丰富老年教育供给,最大限度满足老年群体学习需求;区社区学院受到镇(街)和广大社区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全区社区教育特色纷呈。八年来,学校和十九个镇(街)社区学校共同为全区社区居民打造了两个全国社区教育品牌活动,两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镇,三个重庆市社区教育品牌活动,四个重庆市社区教育品牌课程,五个九龙坡区社区教育示范街镇。向全社会推送了三个全国百姓学习之星,28个全区百姓学习之星。“一街一品”“一镇一特”正在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

九龙坡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jpg

九龙坡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

普惠性幼儿园园长培训.jpg

普惠性幼儿园园长培训

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jpg

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

第三,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九龙坡电大持之以恒提升学校的社会价值,以大开放教育引领九龙坡区社区教育进入新常态----开放办学成为社区教育的新形态、开放学习成为百姓学习的新方式,演绎了别样精彩。社区教育的发展成为我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的“五大历史进步”和“十大教育亮点”,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大开放教育的成功实践享誉巴渝大地,在全国社区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2016年,学校统筹携手十九个镇(街)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天下为公,人间正道;教育惠民,全民共享。我们坚信,九龙坡电大只要坚持有梦想、有担当、有奋斗、有作为,不忘初心、砥励前行,就没有我们到不了的远方。

点击查看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