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2017-11-15 14:34:51  

分享到:

一、学校简介

皖西经济技术学校(霍邱县陈埠职业高级中学)1975年建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国家第三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学校位于霍邱县城区,校园面积182亩(规划面积480亩),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教学建筑使用面积5万平方米;教职工245人,“双师型”教师115人;现开设14个专业,在校生3000余人,实验实训设备总值2300万元,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备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以及初级、中级职业资格鉴定资质。现已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农业经济、服务矿业经济“五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年均开展各类培训5000人次,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被誉为“皖西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

二、办学情况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服务创特色、质量创品牌、管理创效益”办学理念,践行“阳光、尚德、精艺、力行”办学核心价值观,确定 “富之教之、行之知之”校训,积极营造 “和谐、勤奋、精技、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善导”的教风,“勤学苦练、知行合一”的学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六爱四自两主线”德育模式,建成数字化校园,建成36个校外实习基地,参加5个职业教育集团,学生就业率、双证书获得率均为100%,年均开展各类培训5000人次,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被誉为“皖西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

国家级、省级多家媒体深入学校采访,报道学校办学经验、改革创新成果。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到学校调研职业教育,充分肯定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

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实践行知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扶贫培训基地、霍邱县龙头培训单位。

三、主要教育培训专业和项目

主要教育培训专业:畜牧兽医、农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汽修应用与维修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建筑专业、服装专业、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护理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电焊专业。

主要教育培训项目:“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士兵、退耕还林、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项目、就业脱贫培训项目、技能脱贫培训项目、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村级信息化培训项目、村(社区)干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等。

四、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主要事迹

(一)“政教结合”。与政府部门合作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现代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培训覆盖26个乡镇110多个行政村,5000多名农民直接参加培训,提高全县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比例9个百分点。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下开办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农村经济管理综合中专班,培养了1686名村干部、种养大户,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致富“领头雁”,在省内外影响很大,省七家主流媒体联合采访报道;开办村(社区)干部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班,938人参加培训。 与县民政局合作,培训退役士兵300多人。与县农委合作开展退耕还林项目培训3500人次。与县商务局合作,培训农村电商人才500多人。与县总工会、妇联合作开展下岗职工培训2000多人次。

(二)“校乡联姻”,开办农村信息技术培训班。学校与全县30个乡镇合作,以乡镇为单位,以村级文书、社保员、计生专干、农技员、种养大户为培训对象,在乡镇中心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设立教学点,开办农村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1520人。

(三)“项目引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多人,成为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品牌”,被认定为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四)实施“学校+产业+农户”的精准扶贫培训模式,以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学校以贫困劳动者为对象,以雨露计划项目、技能脱贫培训项目、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为载体,以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和服务业为依托,精准发力,对5000多名贫困劳动者进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草绳编织、服装加工技术培训,增加贫困农户收入,52%的参训贫困劳动者脱贫。

(五)推进“学校+公司+农户”合作,引领农民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学校结合当地杞柳产业发展,与安徽省蓼源贸易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进行柳藤草竹编织、工艺家具开发,免费培训柳农1000余人,吸收488户农户加入,开发各类工艺家具60个系列5000余种,产品销往欧美等3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始终位于全六安市前列。

技能脱贫培训班.jpg

技能脱贫培训班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中专班.jpg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中专班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到学校视察.jpg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到学校视察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jpg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

(六)与高校合作,培养本专科层次人才。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在学校设立函授站,培养500多名本专科层次人才。

2014年,学校教学成果《依托雨露计划项目载体 搭建校乡合作平台—探索村级信息化培训模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学成果《实施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培养农村经济发展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14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和《中国教育报》对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法成果进行报道。2016年学校被评为六安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点击查看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