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出头岭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2017-12-21 11:29:06  

分享到:

一、学校简介

出头岭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园面积419平米,校舍面积274平米,教学建筑使用面积160平米。学校面向3.6万人社区居民实施教育培训,年培训居民2万余人次。

二、办学情况

成校以“农村乡镇成校建设上台阶工程”和“职成教育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不断改善教育培训条件,在满足办公、教学的基础上,还设立了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书画室等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全镇构建了以镇成校为中心,26个村民学校和10个教学点为支撑的镇域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建成农家书屋36个,培训农家书屋管理员76名,做到了重心下移,延伸到户,实现了镇、村、户“贯通联动,送教上门”的工作格局,并且与中小幼、农科劳、团青妇等多部门资源共享,形成了镇域社区教育“十分钟学习圈”。 

三、主要教育培训专业和项目

坚持“实体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引进+培训+服务”的运行模式,带动了产业规模发展,带动了教育延伸服务,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主要组织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菌类园艺工、果树园艺工、花卉园艺工、禽畜饲养工、农村经纪人、中式烹饪技术等职业技能培训;农民中专学历培训;实施“于桥水库引滦水资源保护工程”,开展“水源卫士培训”等。

近年来,出头岭镇成校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打造实力之镇、活力之镇、宜居之镇、文化之镇、和谐之镇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实施特色社区教育项目为抓手,努力打造特色农业与特色成教相链接的教育培训+服务的新平台,助推镇域全民学习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有效开展了多层次、多种类教育培训活动。学校的办学及成效被录入“2016年天津教育年鉴”。

四、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主要事迹

(一)打造特色产业与特色成教叠加发展。

出头岭镇成校贴紧区域特色产业,以创新为目标,拓展“三化、三带动”新路径。即:坚持“实体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牵头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了产业规模发展,带动了教育延伸服务,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贴紧域内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学校与镇域内农业种植大户联合建立农业种植基地10个,指导农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9个。在全镇共栽植金银花、套植核桃1700多亩。使农民每季采摘、交售金银花鲜花12万多斤,收入达120余万元。金银花产业已成为本镇继食用菌后的又一新兴产业。

出头岭镇成校通过实践,探索了“引进+培训+服务”模式,上挂多家科研院所,引进了双节红毛桃、香薯1号、玫瑰香油桃等新特优品种12个。现在,全镇优质桃栽培初具规模,成功举办三届“桃花节”“采摘节”,每年4、5月和9、10月,四方游客络绎不绝,“春季赏花,秋季摘果”,优质桃已经成为当地一项品牌产业。

(二)锁定施教目标,驱动惠民教育。

2012年,出头岭镇成校被确定为“天津市蓟县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通过实施“‘3318’科教惠农工程”、“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和“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等,先后培训农村经纪人280名,禽畜饲养工195名,花卉园艺工494名,菌类园艺工617名,高级果树园艺工28名,花卉园艺师50名,中式烹饪学员50名。同时,农民中专学历培训550人,330人取得学历证书。为了帮助农民开阔眼界,近年来,镇成校先后5次,组织本镇农民骨干到河北、山东进行参观考察、培训学习。

(三)实施特色项目,构建乐学殿堂。

瞄准农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瞄准农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镇成校积极开展库区、山区果树管理技术等教育培训,发展新型果品产业;实施“于桥水库引滦水资源保护工程”,推广了生态床养殖和金银花栽培等项目;开展生态旅游管理与服务培训,推广新清洁能源——沼气池建设与应用技术,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实效。2016年,学校实施的《立足水源保护 加强社区居民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探索》获得天津市第六届社区教育项目一等奖,《水源卫士培训》被评为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学习给百姓带来快乐,培训为农民送去了实惠,镇成校编织出农民乐学善学一幅动人画卷,收获丰硕成果与希望,头岭镇成校多次被评为蓟州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蓟州区电视台、《新蓟州》报刊、《蓟州区教育网》等新闻媒体,对于出头岭镇成校的工作多次给予报道。如今,出头岭镇成校正满怀信心,锐意进取,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新理想新梦想努力奋斗。

创业培训照片.jpg

创业培训现场

花卉园艺师照片.jpg

花卉园艺师培训现场

农民书屋管理员培训照片.jpg

农民书屋管理员培训

实用技术培训照片.jpg

实用技术培训

送科技下乡照片.jpg

送科技下乡

学历教育照片.jpg

学历教育上课实录

点击查看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