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的良师益友——廊坊市永清县 “润心书屋”

2019-12-06 13:42:18  

分享到:

在书屋创建之初,书屋创办人贺向丽想法很简单: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让周围的人有书读、读好书,让书滋润心灵,增长知识,提高人文素养,这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2016年6月贺向丽排除种种困难开始创建公益书屋,自费租房买书,并把自己几十年来积攒的千余本图书充实进去,搬来了家里的桌椅板凳,利用晚上和周末等业余时间为大家义务服务。每当夜晚来临,社区里的润心书屋总是亮起橘黄色的灯光,人们在这静谧中专注的阅读,它照亮人们通往知识大门的道路。

“润心书屋”就是这样,从一个社区内公益小书屋燃起的星星之火开始,到现在已开办三个阅读服务基地。书屋创办人,贺向丽,女,1973年9月出生,1992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共永清县委党校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在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上,能够深入钻研,理论基础扎实。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经常在全县21个基层党工委以及部分县直单位进行巡回宣讲,在教学工作中吃苦耐劳,总是主动担负起繁重的工作任务。多次参加省市委党校系统教学、征文比赛评比活动,论文《“赶考”,我们一直在路上》获得河北省党建研究所举办的征文活动三等奖,《严以修身,做合格共产党员》一课被评为廊坊党校系统教学比赛的三等奖,在廊坊市党员教育五项竞赛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党课教员”称号,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在这里,有一群满腔热忱的人,充满爱心和激情的走着推广全民阅读的人生之路。他们科学合理的安排业余时间,为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自觉自愿参与到润心书屋社区公益服务工作中来,不计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围绕书屋工作项目为社会和读者提供无偿的服务和帮助。他们来自机关、企业、学校、个体,他们当中有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教师、作家和自由职业者。

贺向丽牵手志愿者们走过了1000多个夜晚,58名文化志愿者并肩前行,用爱和责任践行着对读书爱好者的承诺,无论工作多么忙碌,生活多么辛苦,他们坚持每天晚上让书屋准时开放,累计为8800多人次开放,从没有间断过。电大副校长宋妍,工作在永清,家住廊坊,周一下班后,顾不上吃饭早早地来到书屋,打扫卫生,服务阅读者,一直,忙碌到晚上9点多,再开车一个多小时回家。志愿者刘伟英工作很忙,丈夫在外地工作,家里有孩子需要照顾,尽管这样她却是最负责任的志愿者,自己有事走不开,叫来表妹替她值班,丈夫回来也经常来书屋服务,在她的带动下,小儿子也成了书屋的小小志愿者,善良有爱心的志愿者之一家。县直幼儿园的老师们更是热衷于文化志愿服务,她们相互推荐,相互感染着来到书屋做志愿者,目前已有7名老师在书屋服务,幼儿工作繁琐辛苦,一天下来筋疲力尽,但是有这份爱心的指引,她们义无反顾,尽职尽责。一次放学后,学校安排集体学习,眼看书屋开放时间到了,志愿者许丽平赶紧联系自己的朋友先去书屋开门,散会后急匆匆的赶到书屋,看到满屋的孩子安静的读书,才放下心来,怕买来的晚饭发出的味道影响孩子们阅读,大冷天的拿着两个包子站在书屋外吃…….诸如很多,就是这样一位位可爱可敬的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服务于广大的读书爱好者,为打造本地的文化精神园地做着无私的奉献!

为了营造书屋的读书氛围,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爱上阅读,”润心书屋”志愿者们精心组织了很多活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先后带领书屋优秀小读者去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国家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2019年1月7日邀请到河北工大教授王富强开展亲子有效沟通讲座,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为他们教育孩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5月5日,举办了知名作家谈读书活动,著名盲人作家李东辉、河北散文学会会员张同乐、作家刘万芹、张建国与孩子交流互动,收获颇丰。还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每天推送一首古诗,每周一晚上在书屋组织线下比赛,评比发奖,激发了小读者的读诗热情,受到了广大家长广泛赞扬。志愿者们辛勤的付出也收获了累累的硕果,在2017年润心书屋志愿者团队荣获得“廊坊市五星级志愿者团队”称号。

今年,社区教育读书会中甘于奉献的文化志愿者们为了方便县城各个社区群众的阅读需求,分片布局,在具有区位优势的社区建立了更多公益图书阅读站,让广大社区居民就近读书,切实做到了服务基层群众,更好的推动了推广全民阅读的进程。

今后,“润心书屋”会继续通过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循序渐进的方式,以爱家、爱区、爱国、营造现代居家新理念、绿色环境为主题,坚持大中小散相结合、老中青少相结合、古今中外相结合的原则,重点考虑老人和儿童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置社区教育活动,精心选派能文能武、素质综合全面的社区文化专干,合理做出社区文化活动计划和安排,优先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经费及活动场所,开展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环境文化、形体文化、约束文化、精神文化、网络文化、修造文化等活动,突出一些有特色的固定性社区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