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结
2021-12-31 17:11:59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1〕20号)精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我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烈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通过线上线下共同举行以“庆建党百年华诞 谱终身学习新篇”为主题的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四川省总开幕式。
一、明确主题,用心组织活动
四川省教育厅分别于9月和11月向全省发送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的通知》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四川省总开幕式的通知》两个通知,明确了活动主题,充分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通知要求各市(州)、高校和有关单位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针对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围绕职业技能培训、全民健康、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等主题,因地制宜制定本地活动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和学习服务,并在有条件的县(市、区)积极推动开展有关活动。各地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及有关规定确定当地活动周的举办形式。
二、加强指导,精心开展活动
本次活动周提前谋划,准备充分。全省市(州)提前制定活动周方案,预备活动内容,预计参与人数并做好相关安全预案。尽管受疫情影响没有举行大规模的线下活动,但是挡不住居民的学习热情:全省21个市(州)和87个县(区、市)举行了活动周开幕式,135所高校也用各种方式参与到终身学习活动中,我省本次活动周开幕式参与人数达120余万人。
四川省活动周开幕式于12月6日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主会场有教育厅分管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省成人教育协会(学会)负责人,四川开放大学、四川省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相关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参会。各市(州)分会场有教育行政部门分管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工作的负责人,继续教育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市(州)成人教育协会(学会)负责人参会。本次活动周表彰了2021年全省和全国的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省级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展示了我省终身学习成果。
我省自上而下五级终身学习组织体系已基本形成,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内涵发展逐步深入,川渝两地业务矩阵进一步扩展,省内外结对合作发展顺利,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全民在线学习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的成效显著,终身学习资源不断丰富,终身教育工作者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老年开放大学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智慧助老”活动蓬勃开展,服务老年人终身学习成效显著,学习型社会建设日益深入人心。截至2021年,全省有28名全国百姓学习之星,40个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02名省级百姓学习之星, 74个省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39所省级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全民终身学习氛围越来越浓,“活到老、学到老”日益成为老年群众的自发追求,人人参与、关心、支持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良好风尚基本形成。
三、严格要求,匠心设计活动
各市(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
成都市在活动周上展示了市级第六届“能者为师”十强选手的展演赛。选手们以说课、才艺表演等方式展示了个人专业技能、教学水平 、组织能力和综合素养,活动现场由专家和大众评委选出前三强,并颁奖。现场为2021年“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进行了授牌。举行了成都市民原创歌曲《学在成都》MV首发仪式,并在学习强国和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进行推广。
宜宾市在学习活动周内,面向市民开展了养生保健、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等多个主题知识讲座;面向居民和家长开展“三江家长课堂”精品课程—“隔代教育”系列讲座;面向农民,利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资源—“雨课堂”,与市农业农村局对接,联合举办乡村振兴讲座系列培训和线上学习;面向师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讲座,让广大师生掌握必要的防控常识;面向老人,采用集中办班或线上教学的形式,大力开展智能技术应用培训。及时解决老年人的急需问题、让有智能化学习需求的老年人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服务。
德阳市开办“石榴籽”夜校,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培训主体,面向各族群众免费开放。旨在提升各族群众间语言、文字沟通交流能力,提升城乡社区语言服务能力。市、区民族工作将依托德阳市“石榴籽”夜校这个平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整合发挥好教育、人社、农业、科协等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充分保障各族群众的需求,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参训的学员达到相关要求的,颁发职业等级证书。
凉山州紧扣“庆建党百年华诞 谱终身学习新篇”主题,以“人人爱读书,终身爱学习”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以“读一本好书”活动为契机,大力倡导读书学习、终身学习的文明风尚,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学习,鼓励干部职工以书为友,每天抽出1小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读书活动。
我省21个市(州)和87个县(区、市)积极开展了学习开幕式。
四、主动作为,热心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引导更多群众了解和参与到终身学习,本次活动周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丰富宣传手段,打造全方位、全媒体、广覆盖的宣传矩阵,集中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展示当地终身学习典型事迹、优秀案例和发展成果等,营造全民学习良好氛围。通过在人民网、中国教育网、四川教育电视台、封面新闻、四川观察、四川在线、川观新闻、终身学习一体化发展等新闻媒体上对活动周开展情况全方位的报道,广泛宣传终身教育理念,吸引众多市民、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终身学习活动。
五、总结提升,倾心推动工作
虽然我省在学习活动周举办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终身学习的经验,但与新时代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存在部门协调不畅、资源整合不力,部分地方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推进合力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但在工作的实际推进过程中,仍然是教育部门“跳独角戏”,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得不到整合,无法形成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组织还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没有更多行业部门的参与支持,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大打折扣。
二是活动载体不多。前些年,国家大力推进各类社区示范县、示范区创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等活动,成为了推动基层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虽然现在也有“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等创建活动,但其参与面更多是个人和独立的社会组织,不能充分激发地方政府参与、支持、推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面上工作的整体推动。
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建立继续教育领导机制。继续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覆盖面大,涉及领域广,仅靠教育部门无法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建议成立国务院牵头的跨部门领导机构,整合国家相关部委资源和力量,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统筹推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地方各级政府比照建立相应的继续教育领导协调机制,协调推进本地区继续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
二是建议创新完善工作载体。在全面总结各地工作经验成果的基础上,争取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在基层继续推动开展示范创建、典型宣传展示工作,从而激发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鼓励各地开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理论研究、资源开发、平台建设和品牌打造。继续推进全民终身教育活动周向深、向广发展,争取更多行业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创新开展更多教育培训和学习服务活动,扩大活动覆盖面和活动周期,切实提高活动周的品牌效益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