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概况

2017-10-30 10:20:49  

分享到: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连滁州市、马鞍山市,南接芜湖市、安庆市,西依六安市,北靠淮南市。

合肥市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城市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中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截至2016年末,全市有各类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学生62.8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50所,在校学生54.55万人;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151个,其中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3个。

 

魅力合肥.jpg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20174月,国家工信部批复合肥成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在未来三年试点期内,合肥市将按照“国际先进、全国一流、区域引领”的定位,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建设成为全国性产业创 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市。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017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合肥继上海之后,成为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和变革性技术研究。到2020年基本建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内陆开放新高地

2015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打造成都、郑州、武 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合肥将全面融入国家“三大战略”,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体系,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开放环境,打造开明开放、接轨国际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国际化都市区

2014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 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

2017年初,合肥市委、市政府出台《合肥都市区国际化行动纲要(2016-2020)》,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相适应的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基础 设施、人居环境、多元文化和生态支撑,国际化城市框架初步成形。

2025年,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通达全球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城市综合实力稳居第一方阵。

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14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第一批 )的通知》,批准巢湖流域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合肥市将做好“三量文章”(控制增量、减少存量、扩大容量),实施“四个优先”(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治源先建制),落实“四大任务”(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实现“四有目标”(国控断面有序达标、巢湖水质有效改善、湖区蓝藻控制有力、污水排放监管有方),推进“五方治巢”(治理西北、保护西南、防治东北、联通东南、修复环湖),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巢湖”。